心理健康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心理健康 > 正文
学生幸福系列之---学生“心理茶室”148
发布日期:2024-11-08 12:37:14    来源:凤溪中学    作者:德育室


如何克服“恐惧犯错”心理 

——用“概率思维”玩人生游戏



作者:草芽君CY    转载自:壹心理

知乎最近的圆桌活动“心理调频计划|秋日版”里有这样一个问题:「恐惧犯错」是一种怎样的心理?如何克服?


拍摄于花湖·湖北


01


心理学中很多角度都可以解释「恐惧犯错」的心理现象,比如损失厌恶(loss aversion)的倾向——大多数人对于损失比对获得更加敏感,损失一件东西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得到一件东西带来的快乐。犯错,也会被视为一种潜在的“损失”,比如失去重要的机会、失去好的社会评价等等。


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,我们并非平等地恐惧在每一件事情上犯错,而是会更加害怕在那些被我们认为能够定义“我是谁”的事情上犯错。


比如,作为一名研究者,我有时会担忧在写论文上的糟糕表现,却只会觉得自己在跳舞时难以驯化四肢、在唱歌时五音不全并没有什么关系。可对于一个专业舞者或者歌手呢?


这些与我们重要的身份认同绑定在一起的事情,往往也与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密切相关,如果做不好的话会更容易感受到一种身份威胁(identity threat),陷入自我怀疑和痛苦。


做不好这些事情意味着更重大的损失和伤害——自我价值感受到冲击,自我保护的本能自然会让人们更加害怕在这些事情上犯错。


理解这一点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接纳「恐惧犯错」这种非常正常和普遍的心理。


就像路斯·哈里斯在《幸福的陷阱》里写道的,“只要我们是在做生命中真正重视的那些事,自然就会带来五味杂陈之感,喜悦和不快总是结伴而来。”


02


当我想要缓解在重要的事情上「恐惧犯错」的心理时,会提醒自己两个神奇的词:“概率”和“Not Yet”。



让我们先来做道数学题:


如果一件事成功的概率是50%(可以当成是抛硬币抛出正面),那么连续做10次,这10次里至少有一次成功的概率是多少?


还是让AI来帮我们做吧!


答案是99.9%。


那如果单次成功的概率是20%,尝试10次呢?


你的直觉是多少?


答案是89%。


也就是说,哪怕一件事在只做一次时有80%的概率会失败/犯错,在单次概率完全不变的情况下,做10次就会有89%的概率能够至少成功一次。


当次数变成15次和20次时,这个数字能够达到相当厉害的96.48%和98.85%。


在现实中,连续尝试能够成功的概率通常会比这个数字更高,因为成功的单次概率也往往也会随着重复带来的能力增长、经验积累而提升。


为什么要关注“至少成功一次”的概率呢?有时候我们会忽略,很多事情确实只需要关注投入多少能够“至少成功一次”,比如掌握一项很困难的技能、申请上一个好的学校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。


03


与“概率”的思维相关的另一个能帮助我们不那么恐惧失败的词是——“Not Yet”。


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卡罗尔·德韦克发现了两类不同的思维模式: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,人的能力基本上是固定的,他们更关注如何证明自己的能力;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,人的能力能够通过努力不断成长,他们更关注如何激发自己的潜能。


在职业转变或者学习新事物时,固定型思维的人会更害怕失败,他们担心在改变的过程中犯错误,在别人面前展现出糟糕的一面,因为这就会证明他们并非成功者或天赋异禀之人。但是,如果你具备成长型思维,相信自身的能力会不断发展,那么便不存在永远学不会的新知识。


拍摄于新街口外大街10号院


德韦克说,成长型思维的关键就是这个词:“Not Yet”。


Not Yet的思维,就是和“时间”这位最伟大的魔法师成为亲密的朋友,用这样一种思维来生活: 


『在死亡降临之前,这一切都是一个变化的过程,而不是一个已然尘埃落定的结局』。


成长型思维的核心是对于“改变”的相信,也是这样一种思维的习惯:


犯错很正常,当下做不到的事情不是失败,而只是“Not Yet”。


相信时间的力量。


没有任何一种失败,会给你判上无期徒刑。


人生就是一场概率游戏,带着长期思维来玩这场游戏,你会玩得更加享受,更勇敢地探索更大的人生游戏地图。






分享到: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