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之下,父母如何做孩子专属的“心理咨询师”?
作者:塔拉•戈登伯格(Tara Goldberg) 转载自:一杯咖啡
这一轮疫情,造成大范围学校关闭,临时停课、延迟开学,最直接、最明显的社会影响就是小孩子平日要待在家里。
你在家远程办公,正开着视频会议,但“神兽们”会带着各种问题和各种需要突然出现,自然而然,他们占据了我们更多的时间,也占据了我们更多的内心空间。
作为一个精神分析师,我观察到,家里有孩子的来访者咨询的内容也有了显著的变化:
之前来访者会专注于自身的童年期,现在可能是对孩子的童年期有了深刻认识;
之前主要咨询的是对爱情和职业的焦虑,现在是为人父母的压力导致的焦虑。
孩子们那些过去没有被父母注意到的行为和态度,突然变得惹人注目甚至被放大了。
一次又一次,来访者告诉我,他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前所未有的紧张,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结果就是,我用大量时间来帮助来访者解决他们和孩子在家中发生的问题。
以下,我总结了一些有共性的问题,这些问题是疫情开始以来,我的来访者遇到过的。
希望这个总结能为正愁如何教养孩子的人带来帮助。
① “孩子为自己没有得到我全部的注意力而感到失落”
你可能很能认同孩子沮丧的感受,但你应该告诉他:
爸爸/妈妈的工作太多了。爸爸/妈妈也希望自己没有这么多工作。
询问一下:
如果爸爸/妈妈不工作,你希望我们一起做些什么呀。
与你的孩子一起享受幻想的时间。
有太多人觉得,如果我们和孩子谈论某事,就必须让它实现。其实这个想法既不正确,也错失了帮助孩子的一个机会。
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去自由地想象那些不大可能、不可信、甚至是做不到的事,这样,他们才能锻炼出坚韧的精神,承受将来的挫折。
当下的日子艰难,但想象可以帮助我们在生命中经历困难的时候,并更好地生活。帮助你的孩子丰富他们的想象力(同时也锻炼你自己的想象能力!),允许孩子把你带入他们的幻想中。
然后,当你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,他们就可以依靠这些和你在一起时分享的故事,感受到与你有更多的连结,感到更安全。
②“孩子太依赖安抚物,或者他的安抚物就是我,怎么办?”
你的孩子寻求依赖是因为他感到不安全。
当他没有安抚奶嘴就不能睡觉、当他一直咬着长绒泰迪熊不放、当他总是不离你左右的时候,都会让你抓狂。
一些家长将这种行为等同于成人的成瘾行为,但成瘾不是这样的。
相比之下,成瘾是消除难过的感觉,而寻求安抚和慰藉有助于处理难过的感觉。
换句话说,当你的孩子放不下自己喜欢的东西或粘着你,这表示他知道如何寻求安慰,这是健康的表现!
在世界上生存是困难的,特别在疫情期间。因为小孩子仅仅用语言无法完全表达他们的感受(这也是成人必须用一生来练习处理的),所以他用行为来表达自己在不安全感里挣扎,他粘着你(父母),也寻求着其他方式的依赖。
允许你的孩子保留额外的慰藉物。当他们感到被安慰的时候,和他们谈谈他们的感受。
帮助他们描述他们的恐惧,并帮助他们解释毯子或是泰迪熊对他们的意义,或是在你臂弯里感觉更好是怎么回事——这个练习帮助孩子建立起独立的和相互依存的自信,我们称之为“安全依恋”。
和你在一起感到安全,将帮助你的孩子今后在世界上寻找到安全的关系,可以帮助他们加强自身内部的安全感。当孩子开始感到更安全时,他们曾坚决要依赖的东西会被内化,实物变得不是那么必要了。
以上,是我将给那些为孩子有不安全感发愁的家长们提供一些建议。
接下来这一部分,我将给那些纠结于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的家长提供指导,并解释成为“足够好的家长”的重要性。
抚养子女最具挑战的经历之一,是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刻薄、小气、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人,更可怕的是,担心自己是这样孩子的父母。
对于有些父母来说,感受到孩子的愤怒,冲孩子发火,是一件忌讳的事,这会让他们感到心情落入了万丈深渊。
碰到有孩子的来访者,我会帮助他们来谈论自己的感受,关于对自己的愤怒,还有对孩子表现出愤怒而感到的担心。这会让他们感到被支持,从而理解造成冲突的原因,同时寻求解决办法。
以下是来访者不断呈现给我的问题,希望能给现在任何一位正在疲于应对养育子女难题的父母以指导。
① “ 我的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,有时候我担心自己恨他们”
孩子们可以发脾气,大人也可以,让人们发脾气的原因有很多。
当你的朋友说他度过了糟糕的一天,并把人际关系搞得很糟的时候,我们会试图理解并帮助他,理一理令他困扰的是什么。
但大人们经常忘记了,这对还在学着如何表达自己感受的孩子来说,是不可能做到的。
孩子们发脾气,是因为还没有学会如何用语言来描述他们经历的事情。
爆发怒火能让他们的身体摆脱那些无法控制的感受,因为他们还无法积极有效地处理。
爆发表现为打人、咬人、朝墙壁或兄弟姐妹扔东西或是说恶毒的话。
当孩子表现挑剔刻薄,动不动就发脾气,并且无法积极地沟通他们的感受时,你的反应会让他们感到疏离和无助。
他们因此陷入了一个怪圈,疲于驱赶心中更多的负面感受,这又使他们表现得更加沮丧、生气和刻薄。
就像一个成人,当他觉得周围人都不愿意理解他的时候,他会有刻薄的举止;当孩子感到与你疏远时,他们的负面行为会加剧。
试着观察孩子所说或所做的一些不起眼的事,可能会透露出孩子苦恼或挣扎的原因。
如果孩子提到他们不喜欢什么人,你可以好奇地问:
宝宝你不喜欢那些人的什么事情呀?
同样,问问他们不喜欢你做的什么事,然后倾听。
不要纠正他们,不要教育他们要有涵养。相反,为他们做出无压力沟通的示范:
接受他们所说的话,允许他们分享对别人、对你的负面感受。这不但能加强你们的关系,还能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分享自己的感受,而不是用破坏性的行动来表达。
当孩子们相信他们的负面情绪是被允许时,他们会感到更安全并深思熟虑地带着尊重与谨慎来分享这些感受。
②“我的孩子不听话”
大人们总是告诉孩子该做什么。孩子做的每件事都受到协助或指导,亦或是被禁止。
总是被告知“要做什么”是很难受的,同样,孩子也会因为不断地被提醒“要做什么事”而感到崩溃。
当你头脑忙乱时,要听见别人在说什么就更困难了。有那么多想法、思绪和感觉在孩子正在发育的大脑里萦绕着。
但我们却容易忘记,
在他们心里有多少事正在发生?
对他们来说事情变化得有多快?
他们无法控制生命中的绝大多数事情,会让他们多么的难以承受?
有些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家长的要求,所以给他们时间。
如果你在问孩子什么事,准备好重复你的问题,多给孩子一些时间。
如果孩子不想听你说,先问自己为什么,然后再问孩子。先倾听你自己对此的想法,然后再听听他们的回答。
你可能不喜欢他们所说的,或是他们说话的方式,但是你可能会从字里行间发现真正的原因。
一个来访者最近向我抱怨无论她要求孩子做什么,他都不听。进一步了解后发现,问题不在要求而在要求的方式。我的来访者问孩子他是否想做某事,实际是强迫他必须那么做。孩子回答:“既然你都打算强迫我这么做了,就不要问我的意见。”
所以下一次类似情况发生时,她只简单的说:“我需要你把垃圾扔掉。”她的孩子就把垃圾扔了。他感到父母听到了自己的想法。
③ “我不是一个足够好的父母”
如果你选择阅读这篇文章,很有可能你对“足够好”的父母这个概念不陌生,但有很多对这个概念的误用和误解。
唐纳德•温尼科特(Donald Winnicott)提出了足够好的父母这个概念,足够好的父母在令孩子感到满足和感到挫折之间找到平衡,使孩子得到足够的关注而感到足够安全,这样,他们在学习和成长的同时可以锻炼忍受失望的能力。
尽管我们内心对此心知肚明,但依然不断会将重点放在不让孩子感到失望,这会阻碍你成为一个“足够好”的父母。
足够好的父母会为孩子提供感到失望、受伤、被误解的机会,然后帮助他们从这些感受中走出来——这是修复受伤关系,教给孩子如何修复与你的关系,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,来驾驭世界上困难的关系。
让孩子对一个可能失败的计划感到兴奋。如果真失败了,和他们讨论这有多令人失望,而之前你们有多兴奋。允许他告诉你,因为你没有给他买冰淇淋,或是不让他打电话,他正生你的气。
认同那是令人抓狂的感受,作为退而求其次的办法,问孩子是否可以一起做些其他的事。然后给他们时间做出回答。他们可能说 “不”并愤然离开,然后几个小时或几天之后会带着一些令你惊讶的想法回来。
成功养育最重要的标志是孩子有能力告诉你,你是怎么让他们失望的。
你有能力倾听并从他们身上学习,为你自己和孩子提供充足的机会变得“足够好”。
这是任何父母都能做到的“最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