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旗中队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德育管理 > 国旗中队 > 正文
大队部——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7周国旗班
发布日期:2025-04-07 08:25:03    来源:凤溪中学    作者:团队室

国旗中队简介:

怀着对青春美好的憧憬,怀着对未来无限的展望,一个朝气蓬勃的中队展示在我们面前。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对新生活的好奇与向往,一句句单纯的话语中流露出对心中梦想的坚定与执著。2逐梦中队是由20名男生、17名女生组成的班集体,他们活泼可爱,勤劳善良,积极向上,怀揣梦想。小小少年,胸有大志,团结一心,逐梦前行。不求登峰造极,但求步步坚定而有力。他们勤学善思,刻苦钻研。对待学习常常是高标准严要求,课堂上他们积极踊跃,时常见到求知若渴的身影。为了自己的梦想,他们默默奋斗着。他们民主和谐,紧紧凝聚在一起,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。

逐梦中队37位成员已为梦扬帆,相信未来定会乘风破浪,到达成功的彼岸!

 

升旗手简介:

龚梓轩队员是中队文体委员兼语文课代表,上课专心听讲,字迹工整清晰,做事一丝不苟,关心热爱班集体,主动帮助同学,富有爱心,乐于助人。

顾轶文队员是中队纪律委员兼生物学课代表,上课积极动脑,积极举手发言,充满正义感,做事认真负责,热爱班集体,管理班级成效出色,严于律己,在工作和学习中都是大家的好榜样。

 

国旗下讲话队员简介:

徐诗涵队员是中队纪律委员兼数学课代表,她勤奋踏实,举止文明优雅,严于律己,学习成绩优异,课堂上专心听讲,积极动脑,作业字迹工整,作为班干部是老师的好帮手,同学们的好榜样。

 

国旗下讲话内容:

尊敬的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

大家好!今天,我们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,与大家共同迎来一个承载着思念与希望的节日——清明节。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《清明时节话传承 争做时代追梦人》。

一、清明:跨越千年的文化密码

"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"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清明,既有对生命的追思,也蕴含着万物新生的力量。两千多年前,晋文公重耳为纪念割肉救主的忠臣介子推,设立寒食节,后演化为清明。古人用"插柳""踏青""种树"等习俗,传递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对自然的感恩。同学们,当我们为烈士陵园献上一枝白菊,当我们在祖辈墓前摆上一盘青团,我们触摸的不仅是血脉亲情,更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。

二、传承:让古老节日焕发时代光彩

在江西井冈山的茨坪小学,少先队员们在清明前夕发起“红米饭里的故事”活动,他们用3D打印技术复原红军当年的野菜窝头模型,扫描二维码就能听到《朱德的扁担》等革命故事;在山东曲阜,孔子研究院的“小小儒生”们开发了“论语风筝”,将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”等经典词句印上风筝,让千年智慧乘着春风飞入云端。这些实践印证着: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的展品,而是可以“活”在少先队员指尖的创意。

上海虹口区的00后”队员们更有妙招:他们利用AI技术修复泛黄的老照片,帮社区老人“重现”与已故亲人的合影。队员李想举着修复后的照片说:“太奶奶穿旗袍的样子真美!AI不仅补上了照片的裂缝,还补上了我记忆的空白。”而在广东中山,孩子们把清明祭扫与生态保护结合,用可降解材料制作“英雄花”风筝,放飞后落入泥土即化作春泥滋养大地。这些尝试让我们看见:当追思插上科技的翅膀,当习俗拥抱绿色的理念,清明的烛火便能照亮更远的未来。

三、担当:以少年之名续写文明华章

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,有一群佩戴红领巾的红岩小讲解员,他们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讲述着江姐、小萝卜头的故事;在江苏淮安,周恩来红军小学的队员们发起清明种下初心树活动,每棵树苗都挂着写有梦想的认养牌。这些身影告诉我们:新时代少先队员的担当,是让红色基因在祭扫中传承,让家国情怀在缅怀中生长。当我们凝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时,要读懂这样的生命对话:先烈们用鲜血浇灌的自由之花,需要我们用智慧和汗水继续培育。

队员们,清明不仅是追忆过去的回望镜,更是照亮未来的启明灯。让我们在慎终追远中积蓄力量,在春耕播种时锚定方向。愿我们既能用毛笔临摹《兰亭序》感受文化之美,也能用编程设计清明诗词互动地图;既能守护传统手艺制作青团,也能研发环保材料替代祭祀焚烧。因为最好的传承,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制,而是创造性的生长。

最后,让我们共同许下春天的誓言:以红领巾的名义,做传统文化的守护者、文明新风的践行者、民族复兴的追梦者!让清明的雨,滋润我们心中的责任之种;让清明的风,扬起我们前进的理想之帆!

谢谢大家!

 

相关信息